
早上急着赶地铁,想喝口热乎水还要等电水壶“咕嘟咕嘟”烧五分钟,那会看见邻居家管线机“叮”一声3秒出热水,我当时眼睛都亮了——这玩意儿也太懂打工人了吧?赶紧查攻略想装,结果越看越犹豫,原来管线机的“坑”藏在细节里。
先说安装这关,简直是“装修没留线,装了也白搭”。要是装修时没提前留插座和给水管,后期只能明装,好好的餐边柜旁边挂着根电源线,跟晒衣绳似的,瞬间把“高级感”拉成“出租屋风”;还有那PE管,得穿在PVC管里才能埋墙,要是留了90度小弯,师傅说“以后换管跟拔塞子似的,得砸墙”,你说吓人不?

我同事家就踩了这坑,现在换管只能把墙凿个洞,好好的墙跟破了个洞的裤子似的,多糟心?
再说说那根PE管,要是长度超过5米,每天早上得放满满一盆水——那水都是经过净水器过滤的,倒了心疼,留着又怕管子里捂了一晚上有细菌,这不等于花钱买浪费吗?

我妈说“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?放掉的水够浇两盆花了”,你说是不是这理?
还有必须搭净水器这事,管线机不能直接接自来水,得配RO反渗透净水器,俩加起来小五千块,够买个好点的饮水机加俩电水壶了吧?

而且管线机出水量还小,想泡个泡面得接三回,急得我直跺脚,这不还是得回头找热水壶?
再说价格,我之前看的某品牌管线机,颜值挺高,触摸屏跟手机似的,一问价格1800,加上净水器2500,算下来4300,我妈说“这钱够买十年的矿泉水了”,虽然夸张,但确实肉疼。

但话说回来,管线机也不是全没优点啊?
要是你每天早上跟打仗似的,或者爱喝不同温度的茶——泡绿茶要80度,冲咖啡要90度,冲奶粉要45度,管线机一键就调好了,比你自己拿温度计兑水温方便一百倍;还有夏天想喝冰水,管线机直接出,不用等冰箱冻,这爽感谁用谁知道。

其实管线机的问题,说到底是“需求匹配度”的事:你要是装修时留了位置,愿意搭净水器,每天都有高频用热水的需求,那它是真能提升生活品质;但要是你就偶尔喝口热水,或者装修没预留,那它可能就是个“好看但麻烦”的摆设。
我有个朋友是程序员,每天熬夜写代码,凌晨想喝热牛奶,管线机一键45度,不用等水壶烧了再放凉,他说“这玩意儿救了我的睡眠”;但我另一个朋友是全职妈妈,平时就给孩子煮个温水,管线机买回家用了三次就闲置了,说“还不如水壶顺手”。

所以啊,管线机不是“智商税”,也不是“神器”,关键得先问问自己:我真的需要每天3秒出热水吗?
我能接受安装的麻烦吗?

我愿意为了它搭一套净水器吗?
想清楚这些,再决定买不买——毕竟家电这东西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你说对不?









恒运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