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V,铁矿石定价权反攻开始了!铁矿石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,每年进口量超过十亿吨,直接影响到基建和制造业。长期以来,澳大利亚的力拓、必和必拓以及巴西淡水河谷等矿企掌握了定价权,用美元或澳元结算,导致中国钢厂成本居高不下,年进口账单破千亿。然而,2025年,中方开始采取行动,要求用人民币定价,这不仅是为了节省汇兑费用,更是为了打破美元霸权。偏偏这时,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出了问题,三名外国工人遇难,项目暂停,时间点非常凑巧。
铁矿石贸易规模巨大,中国占全球消费的七成多,去年进口量达1.18亿吨,价值超过1400亿美元。过去,矿企常采用长协加现货的方式,长协价每年调整15%左右,现货价格则随期货波动。2025年的谈判中,中方明确要求必须使用人民币结算。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作为大买家,代表钢厂提出每吨109.5美元的基价,并要求全部转为人民币结算,还要加上15%的溢价折扣。BHP坚持按老规矩办事,认为市场供需决定一切,人民币国际化尚早。这不是第一次尝试,但这次是动真格的。

中方底气十足,因为手中握有西芒杜项目的王牌。这个位于几内亚东南部的矿藏储量超过24亿吨,品位高达65%,不逊于澳洲皮尔巴拉地区。2013年启动勘探后,魏桥集团通过Winning Consortium Simandou拿下1号和2号区块权益,联合宝武钢铁和中铝国际投资超过300亿美元。项目不仅采矿,还包括建设600公里铁路和深水港,预计年产1亿吨以上。2024年底基础设施基本完成,2025年9月15日恢复运营,原本计划年底对华供货。

有了西芒杜项目,中方在谈判桌上更有底气。人民币定价的好处在于避开美元波动,降低汇率风险,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。美国财政部表示这是挑战美元地位的信号,华盛顿甚至传出要入股澳洲三大矿企的消息。9月30日,谈判破裂,中方下令暂停所有新BHP货物采购,包括港口现货。BHP股价应声下跌,全球期货市场铁矿石合约上涨2.3%。澳大利亚政府坐不住了,总理Albanese公开表态称影响出口经济,需要尽快对话。资源部长King则相对淡定,认为这种争端并不新鲜,BHP自己能解决。但实际上,BHP铁矿成本低,每吨不到19美元,卖100多美元利润丰厚,断了中方市场,现金流吃紧。澳洲铁矿出口占GDP两成多,七成销往中国,一旦停止将带来大麻烦。

短期内,中国钢厂从巴西和俄罗斯补货,淡水河谷和俄企船队加班加点,港口卸货繁忙,但价格水涨船高,每吨突破110美元,挤压钢厂利润。BHP库存堆积,船队闲置,分析师估算一周内损失上亿澳元。长远来看,这迫使BHP重新谈判。过去类似情况下,如2010年的贸易摩擦,澳洲加关税,中方减进口,矿企半年内就服软。这次中方有西芒杜项目兜底,更加从容。澳洲媒体炒作中国供应链脆弱,禁BHP会自伤,但专家反驳,这反而抬高其他矿企价格,BHP更受打击。

偏偏在这关键时刻,10月2日,西芒杜1号和2号区块发生事故,三名外国工人死亡,Winning Consortium Simandou立即停运进行全面安全检查。事故细节未公布,但调查焦点在设备支架崩塌。几内亚矿业部派员进驻,审计全流程。这是2025年第二次停摆,上次8月设备故障无人伤亡,但隐患早已暴露。项目自2024年11月起多次出现死亡记录,暴露出安全管理短板。几内亚政府坚称2025年启动不变,但WCS声明运营恢复需确保安全无虞。魏桥集团董事长张波指示加固设备,增加库存,但短期供货推迟,年底目标悬而未决。

西芒杜项目的暂停敲响警钟。项目总投资300亿美元,铁路和港口基建占大头,本是中方铁矿自给的希望。暂停一个月损失上亿,拖得越久损失越大。巧合的是,这次停摆正好发生在BHP谈判僵局之后,澳洲媒体蜂拥报道,暗示中方后院起火,供应链不稳。美国也掺和其中,财政部重提美元风险,游说澳洲稳住阵脚。有人猜测外部势力推波助澜,几内亚政局混乱,矿业腐败案件频发,澳洲可能有渠道影响审批。不过没有证据,只能说时机太巧,博弈意味浓厚。大V,铁矿石定价权反攻开始了!
恒运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